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文化、社會與自然
Culture, Society, and Nature 
開課學期
104-2 
授課對象
理學院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授課教師
周素卿 
課號
Geog2015 
課程識別碼
208 268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地理3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與洪廣冀合開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7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2Geog2015_CSN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我討厭旅行,我恨探險家。」

這是由知名人類學者李維史陀 (Claude Levi-Strauss) 於其自傳《憂鬱的熱帶》 (Tristes Tropiques) 中的名言。就李維史陀而言,儘管旅行與探險是如此的不便,「田野」總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人類學者一步一步地朝著田野走去。回到歷史上與人類學一度關係親密的地理學。儘管「田野」一度是地理學者尋找靈感來源、建立學科認同,以及創造地理學知識的所在;曾幾何時,與其花時間跟活生生的人們與滾燙燙的土地接觸,地理學者花更多的時間在研究室中,與海量空間資訊為伍,試著從中焠鍊出超越時空、顛撲不破的「科學事實」。「田野」乃至於「田野工作」在地理學者養成過程中的消失,或許是時勢所趨—但還記得溫在弘老師在「野臺開講」的分享嗎?溫老師的演講「很地理」—但溫老師的「很地理」,至少依我所見,並不是因為溫老師講了很多David Harvey或GIS或計量地理,而是因為他講了一本童書:《小王子》:

「這本厚書是什麼?你在這裡幹什麼?」小王子問。

「我是地理學家。」老先生回答說。

「地理學家是什麼?」

「他是一位懂得哪裡有海,有河流,有城市,有山脈和沙漠的科學家。」
  
「這個倒很有趣,」小王子說:「這個總算得是一項真正的職業!」於是他用眼睛掃視了一番地理學家的星。他還沒看見過像這樣堂皇富麗的一顆行星。

「你的行星相當漂亮。這裡有海洋嗎?」
   
「我怎麼曉得。」地理學家說。

「啊!(小王子被騙了。) 有山脈嗎?」

「我怎麼知道。」地理學家說。

「城市呢?河流呢?沙漠呢?」

「我也一樣不得而知。」地理學家回答。

「可是你是地理學家呀!」

儘管從現在的眼光看,小王子的話絕對可以投到「一句話惹毛地理學家」粉絲團,這位小朋友的確點出地理學者養成過程中的值得商榷之處: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讀書、花很多時間在寫摘要、花很多時間在做海報,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可讓我們得到顛撲不破、歷久彌堅的科學事實。事實上,依據小王子的說法,我們甚至不再「記載花」了:

「我們不記載花。」地理學家說。
 
「為什麼不?花是最美的!」
  
「因為花是朝生暮死的。」

與花朵一同在地理學的分析中消失的,是曾經讓地理學者一步步地往田野走去的 「人情」—因為,如果地理學只包含「空間科學」或「地理技術」的話,如詩人徐志摩所說的「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同樣是「朝生暮死」的,稍縱即逝的。

----
「文化社會與自然」試著將「田野」與「田野工作」放回地理學教學與研究的核心。首先,透過閱讀Tim Cresswell簡明的Geographical Thought (2013) 的前八章,從地理大發現、自然神學、達爾文革命、環境決定論、區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與女性主義地理學等,一路追溯地理學發展的系譜。緊接著,我們將閱讀Don Mitchell的Cultural Geography (2000) 的前四章。該書為「新文化地理學」的經典,我們可從中了解地理學者如何處理「文化」 。最後,在「社會」方面,我們將會探討晚近地理學者如何發展更細緻的分析取向來挑戰地理學中常見的二元對立:如社會 vs. 文化、空間 vs. 地方等。除了閱讀前述地理學教科書外,我們也會閱讀以田野工作為主題、影響力橫跨整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李維史陀的《憂鬱的熱帶》與紀爾茲的《後事實追尋》等。我們每個月也會觀賞一部電影,如《薩爾加多的凝視》、《灰熊人》等。

與閱讀同等重要的是田野調查與參訪。感謝台灣大學「食養農創」計劃的支持,我們將會以一學期的時間探索下列四處田野:坪林、溪洲部落、南萬華與紹興社區。在第一週上課當天,各位得自行分為四組,各組選定一處田野,並在後續三個月的時間中,以組為單位,於選定的田野中從事參與觀察、訪談與記錄等 (每月課程老師與助教會跟各位去田野一次,一方面驗收各位的田調成果,另方面與各位一同做田調)。最後各組的田調成果須以20分鐘左右的紀錄片呈現。六月十日當天,各位剪輯完成的紀錄片將會於系上公開播映。

除了上述以「組」為單位的作業要求外,每位學生每週得繳交最少200字的心得,於討論課時發表。本課程亦有期末考。
 

課程目標
1. 讓學生可以從地理學史及政治社會史的脈絡中,理解當今地理學如何探討「文化—社會—自然」的關聯性,進而掌握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及核心概念之演進,並強化社會關懷與實踐之焦點。

2. 不遵循傳統「閱讀指定讀物—寫心得」的學習方式授課,期待學生能整合目前多樣且已相當普及的媒體科技來展現其對地理學的想像。

3. 培養學生結合理論與田野實作、透過鏡頭與文字「說故事」的能力。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1. Cresswell, Tim. 2013. Geographical Though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Wiley-Blackwell.

2. Mitchell, Don. 2000.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3. 克利弗德.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君譯。2009。《後事實追尋:兩個國家、四個十年、一位人類學家》。臺北:群學。

4. 克勞德•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2015。《憂鬱的熱帶(全新修訂本)》。臺北:聯經。

5. Cloke, Paul, Philips Crang, and Mark Goodwin (eds.) 2014. 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 (3rd edi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6. Casino, Vincent J. Del Casino, Jr., Mary Thomas, Paul Cloke, and Ruth Panelli (eds.) 2011. A Companion to Social Geography. Chichester, West Susses;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7. Hinchliffe, Steve. 2007. Geographies of Nature: Societies, Environments, Ecologies.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中譯本見盧姿麟譯。2009。《自然地理學:社會環境與生態》。臺北:群學。

電影
1. 韋納・荷索。2007。《灰熊人》。臺北:佳映。

2. 文.溫德斯。2015。《薩爾瓦多的凝視》。臺北:美昇。
 
參考書目
依各週主題而異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個人課堂參與、每週閱讀心得 
30% 
 
2. 
各組單元作業 
20% 
 
3. 
各組拍攝的紀錄片 
30% 
 
4. 
期末考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3  課程介紹 
第2週
03/01  地理學的誕生與自然神學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s 1-2.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一部。 
第3週
03/08  現代地理學的浮現與區域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 3-4.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二部。  
第4週
03/15  空間科學、計量革命與人文地理學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s 5-6.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三部。 
第5週
03/22  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地理學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s 7-8.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四部。 
第6週
03/29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1.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君譯,《後事實追尋》,第一章。 
第7週
04/05  清明節放假 
第8週
04/12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2.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君譯,《後事實追尋》,第二章。 
第9週
04/19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3.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君譯,《後事實追尋》,第三章。 
第10週
04/26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4.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君譯,《後事實追尋》,第四章。 
第11週
05/03  人文地理學與自然
Cloke et al (eds.), 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 Chapter 1. 
第12週
05/10  社會自然
Casino, et al (eds.), A Companion to Social Geography, Chapter 4.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 1. 
第13週
05/17  自然與社會的共同創造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s 2-3.  
第14週
05/24  混雜的自然與差異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s 4-5.  
第15週
05/31  科技化自然與安全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s 6-7. 
第16週
06/07  圈囿自然與環境保育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 8. 
第17週
06/14  無法控制的自然與「未來地球」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 10.  
第18週
06/21  期末考